稀土最新消息
工信部:要“稀”不要“土”!我國“稀土牌”這樣打才夠勁兒!
此前的1月15日,為依法規范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等生產經營秩序,有序開發利用稀土資源,推動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起草了《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稱“《管理條例》”),并在官網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稀土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戰略資源,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譽,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行業,更因其在導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的應用而備受關注。
肖亞慶表示,稀土是一個戰略性資源,發布條例主要是根據稀土長期發展的戰略和市場需求,以及我們在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他首先提到,中國是稀土大國,資源量最多,實際我們的產量和出口量也是最多。有些國家指責我們限制稀土出口,但實際上他們買到的稀土大部分都是由中國出口。但是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關注,“我們現在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這是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
第二,稀土的生產確實有不少環保問題。“為了稀土市場好,使勁地采,使勁地挖,使勁地煉,出來以后環境的保護方面還是有很多反應。”
第三,稀土本身是稀有的資源。肖亞慶提到,現在存在無序的開采、資源的浪費,比如只采最富集的那一塊兒,資源的的綜合利用效果很差。從長期來看,用幾年沒有了,資源綜合利用也會有問題。
第四,肖亞慶表示,目前稀土發展低水平重復非常多,而高水平的稀土產品確實比較少,這樣不利于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肖亞慶最后表示,產業鏈的國際分工、經濟的全球化是一個大趨勢,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你中有我中有你,就需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應對。
稀土資源是美國嚴重依賴的,對國家安全、軍事安全和經濟繁榮至關重要的進口礦產品。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稀土資源的需求量極大。2018年,美國對稀土凈進口依賴度為100%,進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的總量估值是1.6億美元,較2017年增至了16%,主要的進口國及進口份額分別為中國80%、愛沙尼亞6%、法國和日本各3%,其他國家8%,與上一年度相比,中國的占比份額提高兩個百分點。
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尖端武器制造的必需品。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2013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被視為全球最先進的隱形戰機之一的F-35閃電II戰斗機,制造時每架需要大約417kg的稀土材料。而包括釔和鋱在內的一些稀土金屬則被用于戰車的激光瞄準和武器系統,包括Stryker裝甲車、捕食者無人機和戰斧巡航導彈在內的武器系統都會用到稀土。此外,美國稀土的終端應用領域還包括催化劑、陶瓷玻璃、冶金應用及合金、拋光等。在一些系統集成度更高的行業,也是美國的優勢產業中,例如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高端醫療設備、新能源等領域,稀土制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因此,美國面對中國稀土全產業鏈的優勢環境下,在多數重點領域中不得不依賴我國的稀土資源。
由于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擁有的稀土企業數量眾多且規模普遍較小,缺乏一致的規范和指導,宏觀調控能力相對較弱,加之企業之間相互競爭、缺少合作,使得中國的稀土企業在出口報價時競相壓價。行業集中度低、惡性競爭,在出口上供大于求,使得我國在國際市場上一開始便喪失了稀土的定價權,而且我國的稀土價格一直處在低位維穩的狀態。隨著美國等國對稀土礦的持續開發,稀土資源和我國的競爭會越來越明顯,如果我國一直缺乏稀土的定價權,長遠看來勢必會影響我國稀土的出口價格,從而影響我國國內稀土產業的發展。
但是就短期來看,由于在稀土上游領域缺乏有效的替代者,稀土的價格不僅不會下降,反而會有所上升。受到緬甸稀土正式封關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稀土各系產品價格整體上浮。2019年5月中旬,稀土的價格指數逐步拉升,并在23日由前一天的132.1點,直接跳躍至149.7點,單日漲幅達13.23%,隨后稀土價格指數則是在152.2點至153.4之間波動。
我國在稀土產業鏈的上中游采選礦和精煉加工擁有絕對的優勢,因此,我國可以通過控制稀土產業的上、中游環節進而影響美國的下游應用環節,尤其是釓、鋱、鏑、鉺、鐿、镥等重稀土元素,短期內會對美國下游重稀土應用的高科技領域造成嚴重的沖擊。但是,隨著美國多角度的布局,不斷加強其稀土供應彈性,僅通過中上游環節的對美限制將愈發薄弱。而與此同時,定價權以及高端稀土下游應用技術的缺失,卻很容易成為美國應對中國稀土困局的反制措施,為我國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用審慎的態度打好這張稀土牌,達到目的的同時盡可能化解風險。
鑭類化合物是美國進口的主要稀土產品。主要應用在石油催化劑、光學玻璃、功能性陶瓷材料等領域的高端產品。2018年中國總共出口氧化鑭10632.84噸,碳酸鑭8694.26噸,共占稀土化合物出口量的42.3%。中國大量的氧化鑭和碳酸鑭產品均出口到美國,其中氧化鑭占出口量的53%,碳酸鑭占出口量的46%。由于鑭類化合物的全球資源較為豐富,美國在該領域的替代選項很多。而且一旦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鑭類化合物,而我國對鑭鈰類等輕稀土化合物的應用又極其有限,這將會造成國內鑭、鈰等輕稀土化合物的滯銷,從而影響我國非戰略性稀土資源上游市場的健康發展。
表-部分海外稀土礦山資源分布情況
中國雖然是稀土產業大國,稀土資源、生產、消費和出口均居世界第一。但是在下游應用領域,除了在燒結稀土永磁材料有一席之地,大多的應用仍集中在中低檔技術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方面,我國與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差距,美國在該領域已申請相關專利一百余項,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成功將高精度伺服閥、高速開關閥應用到衛星變軌系統等領域,產業已進入穩定的需求增長期。中國雖然從事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的研發也有近20年的歷史,但現階段大多只停留在實驗室水平或只開發了少量樣品或樣機。在拋光材料方面,稀土拋光粉廣泛應用于液晶玻璃、顯示屏、光學器件、電子元件的拋光,目前我國稀土拋光粉產品質量處于中低檔水平,在粒度分布、硬度、懸浮性等方面與國外產品還有一定的差距,高端拋光粉仍依賴進口。在稀土陶瓷材料方面,日本、美國特種陶瓷領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日本占據了世界電子陶瓷市場份額的50%,美國占據了30%,位居全球第二位。
因此,如果我國貿然對美國稀土實施禁運,在部分下游高端應用領域將極易遭到美國的反制裁措施?,F階段,我國仍需進一步拓展稀土新材料的應用領域并持續提高相關應用技術,才能在國際稀土市場上獲取更多的主動權。
(一)合理制定稀土行業的政策制度、健全法律法規,加強稀土資源的戰略地位
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其對于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政策層面應給予稀土產業持續的支持。首先,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應制定合理的開發標準和出口管理制度,提升我國在稀土出口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同時利用國內六大稀土集團的集中優勢,穩步獲取稀土的國際定價權。其次,在稀土的生產環節,政府要完善相關的監督體系,禁止無證開采和過度開采,重拳打擊稀土資源的黑色交易,通過創辦交易所、加大企業環保標準等方式來規范稀土行業市場。最后,由于多年來無節制的開采和出口,稀土資源的可開采儲量已顯著下降。因此,我國應繼續加強稀土資源儲備的力度,從源頭上對稀土資源進行保護。
(二)完善稀土下游產業鏈,發展稀土高端產品
目前我國稀土行業整體的情況仍然屬于世界稀土原料生產大國、功能材料生產大國,但還不是稀土高端應用的強國。我國稀土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端應用領域與國際存在差距,相關基礎材料制備技術及裝備也受制于人。
故我國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延伸稀土應用產業鏈,加強稀土新材料及其高端應用產業的發展,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產業升級。從而提高中國稀土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為我國稀土出口的話語權打下基礎。
(三)注重輕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走中國特色的稀土應用之路
國內稀土呈現北輕南重的資源和產業格局。重稀土元素由于儲量相對較少,但卻是國防軍工、高新技術等領域必不可少的添加劑,因此在國際市場上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與重稀土供不應求的局面相反,以北方為代表的輕稀土資源一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而且隨著磁性材料下游需求的不斷擴大,伴隨鐠釹元素分離出的鑭、鈰等輕稀土元素的產量也在不斷擴大。但是目前國內對于鑭鈰等元素的應用十分有限,大量的鑭鈰元素積壓使得其自身資源價值大打折扣。因此,重視鑭鈰等輕稀土資源的有效利用,既符合我國稀土向下游延伸的戰略方針,同樣也符合我國自身的資源現狀,有助于進一步加深資源優勢。
(四)培養專業人才,促進產學研的快速轉化
隨著全球性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稀土行業也應該加大科技投入,加強企業和科研結構的合作交流,健全產學研合作機制,加速研發與產業成果轉化。還應該組建專門的科研隊伍,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并建立有效的獎勵激勵措施和評定方法,充分調動科技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從而加快稀土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