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價格上漲,永磁電機“很受傷”
全球稀土價格上漲,永磁電機“很受傷”
鑒于戰爭造成的高度不確定性,全球各國都在努力加強其國防和軍事能力,特別是在俄羅斯勢力范圍內的地區。例如,2022年2月,德國宣布撥款1000億歐元(合1130億美元),用于建立一個特種武裝部隊基金,使其國防支出保持在GDP的2%以上。
這些發展將對稀土制造和定價前景產生重大影響。上述舉措進一步加強了該國保持強大國防力量的承諾,補充了過去的幾個關鍵進展,包括2019年與澳大利亞高科技金屬生產商北方礦業公司(Northern Minerals)達成的一項協議,開采釹和鐠等稀土金屬。
汽車行業,釹、鐠和鏑等稀土金屬通常被用作生產輕型、小型化和高效率牽引電機的永磁體,80%的電動汽車使用這兩種金屬制造永磁電機。所以,如果沒了稀土,是很可怕的!可見稀土元素及材料多么彌足珍貴。
雖然中國作為稀土出產大國,如果戰爭持續緊張,全球稀有金屬產業有可能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企業將開始保護自己的利益,大量囤積生產原材料。最終,這將導致庫存普遍短缺價格大漲,到時候對于永磁電機制造企業來說帶來的傷害是不小的。
多國制裁措施下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雖然目前判斷,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是一場速決戰,但如形勢出現拉鋸,可以預見即使俄烏達成協議而西方國家并不會短期內解除對俄制裁的措施。因此本次美國對俄羅斯采取的新出口管制措施,中國企業作為全球供應鏈環節中的一環,實則已難置身之外,絕不能等閑視之,而應特別關注如下四個方面的合規問題。
第二,排查交易條件,完善合同條款。隨著美國對俄出口管制措施的施行,中國企業在對俄交易中無法回避美國施加的限制,同時也必須遵守中國國內的法律法規。中國企業應及時對相關的合同和其它交易文件進行審查,還應特別注意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涉俄出口管制政策或法律法規是否相互排斥,以免在交易文件中出現法律規則相互沖突的后果。
第三,適時進行風險評估,并制定緊急防控預案。中國企業在美國本次出口管制制裁所涉及到的重點領域,比如電子設備、半導體、航空航天方面與俄羅斯產生交易時,即使本身交易物項不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也事先應對目標企業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因為此處美國對俄適用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即包括對物項的管控,也包括對實體的管控,且適用的MEU實體管控較以往更為嚴厲,故評估的對象可根據具體情況延伸至目標企業的關聯方、上下游企業等,并制定緊急處置預案,以防遭受美國后續制裁的風險。
第四,持續關注美國出口管制動態以及中國國內立法情況,防止出現違反法律的風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經表態,反對美國對俄羅斯的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手段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海關總署亦確認可以進口俄羅斯全境生產的小麥不受俄烏事件的影響,故隨著事態的發展,商務部是否會頒布不得承認、不得執行、不得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措施的禁令,也是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信號之一。
中國企業應當對此保持高度關注。因為在俄羅斯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之前甚至俄烏多輪談判過程中,不排除美國會再發布新的出口管制制裁措施,中國企業需要謹慎衡量法律風險,避免違反《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以及《反外國制裁法》中的規定。